開始閱讀前先聲明一下,以下介紹的地方從中文或廣東話的角度看會有點不雅,不過它們都是真實的日本地名,未滿18歲的讀者應該小心閱讀,不要想歪!
不過從另一角度看,如果真的去這些地方見識一下,拍個照跟朋友分享,肯定會令人忍俊不禁,也是主流以外一些不錯的目的地。
而且另一要點是以下介紹的9個目的地,全部都可以乘搭交通工具抵達,不是自駕遊的專利。
好吧!就讓我們一起從關東開始爆笑!
位於千葉縣的「我孫子市」應該對台灣朋友感受最深,看到就像在罵人。其實「我孫子」這個名稱不是現代才有,這裡是江戶時代由江戶通往水戶的水戶街道其中一個宿場町,等於中國歷史中的驛站,「我孫子宿」這個名字從江戶時代使用至現代,當然現在沒有了驛站,以前的宿場町現代都進化至小城市,這個距離東京不到40公里的城市,現在有超過13萬人口(全部都是「我孫子人」=)),「我孫子」在東京出現的頻率也很高,因為這裡是JR常磐線其中一個主要車站,部分列車會以「我孫子」作為終點站,顯示板經常出現「我孫子」、「我孫子」、「我孫子」…
「我孫子」肯定是這次介紹的9個地點最方便,從上野出發大約30分鐘就會到達,而且鐵路班次甚多,要去一定不難,不過「我孫子」現在以住宅為主,沒有很多觀光地點,大概就是「手賀沼」旁邊有幾個古填遺跡,以及每年8月上旬在「手賀沼」舉行的花火大會。
至於是否值得只去車站拍個照就回來,就要看大家旅遊的目的,我的建議是可以聯同旁邊的「柏市」一起玩,特別是喜歡足球的朋友,日本職業聯賽「柏雷素爾」的主場就在「柏市」,如果遇上當天有主場比賽就真的值得去感受一下。
下一個地點叫「女體入口」,這個名字不論日語、中文都喜感一流,「女體入口」怎樣想都不會跟地點有任何關聯,難道跟日本很流行的「愛情動作電影」有關?
其實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,「女體入口」只是在長野縣駒根市一個非常普通的巴士站,位置也很差,巴士站周圍只有一個加油站、一間餐廳及幾間平房,最多就是農田,究竟這個地點跟「女體」有什麼關係?實際上是什麼入口?
日本有電視節目研究過「女體入口」這個地名的由來,其中一個傳言是這裡很久以前曾經叫「女體」,可惜沒有任何文獻支持,「女體入口」仍然是千古之謎。
無論如何,這個有趣的地名連日本人都要特意前往一探究竟,甚至成為駒根觀光協會推薦的旅遊地點,不過這裡除了巴士站特別吸引,沒有其他東西可以看。
畢竟「女體入口」只是開往「中央阿爾卑斯」駒岳登山巴士的中途站,方便旅客在此轉乘高速巴士,由於巴士班次也不算少(30分鐘至1小時一班車),有計劃前往駒岳登山的旅客可以考慮一下在「女體入口」中途下車停留一下,拍個照,在facebook打一打卡,應該吸引不少like;但要專程由東京或名古屋趕3、4小時跑來就為了一張相,就明顯不值得了。
駒岳登山巴士時間表(只適用於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):
https://www.chuo-alps.com/lang/wp-content/uploads/2017/01/timetable_2017_tw.pdf
「血洗島」應該會聯想到電影《大逃殺》那個自相殘殺的小島,但事實上「血洗島」在埼玉縣北部的深谷市,既沒有「血」,也不近海,所以連「島」這個名稱其實都說不過去,至於「血洗島」地名的由來也是眾說紛紜,有指是日本原住民阿伊努語「厚的河岸」的意思,也有人指這個地方曾經是戰場,血流成河,於是就叫「血洗島」,不過這些由來都沒有任何根據;無論如何,「血洗島」並不恐怖,也沒有因為地名而鬧鬼,這個特別的地名反而讓它有了一點點名氣。
「血洗島」周圍也是農田、民居,以觀光角度不算吸引,不過如果你喜歡明治時代歷史,深谷市會值得你去一次,單是深谷車站的外觀已經充滿明治風格,日本煉瓦製造從明治時代已在深谷市設立製磚工廠,逾百年歷史的東京車站丸之內口大樓(相關文章:【教學】東京車站輕鬆上手)所用的磚頭,就是來自深谷市,部分廠房保存至今,而且可以免費參觀。
日本煉瓦製造舊煉瓦製造設施參觀詳情(日語):
http://www.city.fukaya.saitama.jp/ikkrwebBrowse/material/files/group/76/rengamap.pdf
廣東話「鳩吹」也就是粗俗版的「得個講字」,代表「只說不做」、「打嘴炮」,如果有人跟你說「鳩吹」,其實就是在笑你「聲音雄亮做起來卻完全不行」,充滿諷刺,所以這座「鳩吹山」經常在香港的討論區出現,用來諷刺其他人。
認真地說,要到「鳩吹山」真的不能「鳩吹」,因為交通真的不太方便,就算自駕也只能到山腰地帶,需要步行才可以到山頂,所以事前要做好登山準備。
正如圖中所見,「鳩吹山山頂」的景色算是不錯,深秋的「鳩吹山」也可以欣賞紅葉,以名古屋為目的地可以認真考慮一下,前往「鳩吹山」欣賞景色。
名鐵名古屋站時刻表:
平日:http://www.meitetsu.co.jp/ekibetsu/timetable/timetable/print/tt120121.pdf
周末、假日:http://www.meitetsu.co.jp/ekibetsu/timetable/timetable/print/tt120122.pdf
(綠色班次可以直達可兒川站,不用在犬山站轉車)
「尻毛」一看就懂,不用解釋太多了,從JR岐阜站大約坐20分鐘巴士,就會到達「尻毛」巴士站,這裡一定可以拍到充滿喜感的相片,例如:「尻毛」郵政局、「下尻毛西」路口…
「尻毛」跟其他幾個爆笑景點一樣,都沒有什麼特色,不太適合觀光,只是地名比較特別,所以CP值就要降低一點,除非本來已經計劃去岐阜,否則不太建議花時間去探訪「尻毛」…
岐阜巴士西鄉線時刻表:
http://www.gifubus.co.jp/rosen/timetable/pdf/saigou.pdf岐阜市觀光協會(中文):
http://www.gifucvb.or.jp/chc/
「瀬野啦!」也是廣東話的喜感詞,等於「中伏」,就是誤墮陷阱的意思,去了廣島市的「瀬野站」,你會發覺真的「瀬野」,因為這裡同樣是住宅區,沒有觀光景點,除非你是鐵桿的鐵路迷,「瀬野站」至「八本松站」之間的JR山陽本線以千分之22.6的傾斜度登山,是廣島一帶的鐵路名風景;除此以外真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看。
即使從廣島出發到「瀬野站」很方便,CP值也絕對不高,很有空閒才值得考慮。
位於鳥取縣日南町的「巨根橋」,意思也是不用說明大家也明白,不過這橋樑沒有「巨根」,勉強說可能是日南湖的形態有點相似…還是算了,這些景點其實不用深究,只要地名有趣就足夠。
真正的「巨根橋」是長這樣的,完全沒有喜感…(圖片來源:「山陰百貨店・店主」blog,本圖片以直接連結方式取用)
「巨根橋」看起來比較偏遠,但原來也不是自駕才去得到,坐JR伯備線到生山站,可以乘坐日南町營巴士大宮線到「ダムサイト站」,然後沿湖邊步行15分鐘就會到達「巨根橋」,要注意巴士班次非常疏落,差不多是3、4小時才有一班車,要去就要計劃在湖邊多留一會。
日南町營巴士大宮線時刻表:
http://www.town.nichinan.tottori.jp/system/site/upload/live/2917/atc_1490893433.pdf
「多肥西公園」最近在香港的網絡瘋傳,其實「多肥西公園」的真正意思是「多肥」這個地點西邊的公園,但由於「肥西」在廣東話是對肥胖女性粗俗的貶義詞,多「肥西」就更有喜感了,可惜從相片中看似乎這個公園人流疏落,想找「肥西」也不容易…
高松是四國其中一個主要旅遊目的地,「多肥西公園」距離高松市區不遠,從JR高松站下車後步行到對面搭琴電琴平線,在太田站下車步行10分鐘就到,方便度跟爆笑度都很高,所以下次去高松玩,肯定要推介去「多肥西公園」。
琴電琴平線時刻表:
http://www.kotoden.co.jp/publichtm/kotoden/time/jikoku_new/01k_down.htm
最後要介紹的地點,當然喜感最十足,位於鹿兒島縣溝邊的「上床運動公園」,又「上床」又「運動」,不是「愛愛」又是什麼?
其實公園所在位置叫「上床山」,才有這樣的名字,這個公園的爆笑度肯定爆燈,可惜要去「上床」「運動」不算太方便,從鹿兒島市區出發要坐JR到加治木站,轉南國巴士「溝邊下十文字線」到「上床運動公園站」下車,然後要行一點山路,步行30分鐘才能抵達,所以自駕會比較理想。
其實這裡非常接近鹿兒島機場,可以將這個公園當作親子遊的景點,不論是抵達鹿兒島機場後的首站,或是上機前的最後一站也不錯。
另外「上床運動公園」也種植了超過300棵染井吉野櫻,櫻花季也可以考慮一下到這裡賞花,雖然肯定不及其他公園壯觀,但這裡賞花的人也不會太多,可以放輕鬆一點。(相關文章:【櫻花季】九州賞櫻名所介紹(南九州篇))
南國巴士加治木站時刻表:
https://nangoku-kotsu.com/cms/wp-content/uploads/pdf/timetable/kirishima/kajikieki.pdf
(請乘搭「溝邊下十文字線」經由「下有川」的班次)
當然除了這9個地點,日本有更多令人爆笑的地點,如果你曾經去過,歡迎你在下方留言或到facebook專頁跟其他朋友分享。